游了山

· 张弼
迎得春来就踏青,了山路转磴磳磳。 毰毸凤尾郎衣草,天矫龙腰紫葛藤。 酒瓮添香梅可嗅,茶瓯嚼脆笋初蒸。 恍疑京国清明后,城外看花醉旧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磴磳磳(dèng zēng zēng):形容山路的石阶陡峭。
  • 毰毸(péi sāi):形容羽毛蓬松的样子。
  • 天矫(tiān jiǎo):形容姿态矫健,有力量。
  • 龙腰:比喻藤蔓缠绕如龙身。
  • 紫葛藤:一种植物,其藤蔓常用于攀爬。
  • 茶瓯:茶碗。
  • 嚼脆:形容食物口感脆。
  • 京国:京城,指首都。

翻译

迎接春天的到来,我踏上了青翠的山路,山路蜿蜒陡峭。 凤尾草的羽毛蓬松,紫葛藤如龙身般矫健地攀爬。 酒瓮中飘出梅花的香气,茶碗里的笋子刚刚蒸好,嚼起来脆生生的。 仿佛回到了京城清明后的时光,在城外赏花,与旧日的朋友共醉。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踏青的景象,通过生动的自然景物描写,展现了山中的清新与生机。诗中“磴磳磳”的山路、“毰毸”的凤尾草、“天矫”的紫葛藤,都以形象的语言勾勒出了山中的自然美景。后两句则通过酒香、茶脆的描写,以及对京城清明时节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友情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春天和生活的热爱。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