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隆上人归肇林新刹

万里新都问法还,几年杖锡遍燕关。 天空真界分三世,月度禅枝忆五山。 随处冥心祗树里,有时清梵暮涛间。 宰官欲问边臣况,赤胆犹悬鬓已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锡:拄着锡杖,指僧人云游四方。
  • 燕关:指燕地的关塞,这里泛指北方边关。
  • 真界:指佛教中的真实境界。
  • 三世:佛教用语,指过去、现在、未来。
  • 禅枝:禅宗的象征,指修行的地方。
  • 五山:指中国禅宗的五座著名山峰,即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九华山、天台山。
  • 冥心:沉思,专心致志。
  • 祗树:指佛教圣地祗园,这里泛指佛教修行之地。
  • 清梵:指佛教的清净梵音。
  • 暮涛:傍晚的波涛,这里可能指傍晚时分的海浪声或江河声。
  • 宰官:指官员。
  • 边臣:指边疆的官员或将领。
  • 赤胆:比喻忠诚。
  • 鬓已斑:指鬓发已经斑白,表示年纪已大。

翻译

你从万里之外的新都回来,询问佛法, 这些年你拄着锡杖,游历了北方的众多关塞。 在广阔的天空下,你领悟了佛教的真实境界, 月光下,你思念着禅宗的五座名山。 无论在哪里,你都在佛教圣地专心修行, 有时,你会在傍晚的波涛声中听到清净的梵音。 官员想要了解边疆将领的情况, 我这颗忠诚的心依旧悬挂,只是鬓发已经斑白。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僧人云游四方、修行问道的情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领的关切和自身忠诚不渝的情感。诗中通过“杖锡”、“燕关”、“真界”、“禅枝”等词语,展现了僧人深厚的佛学修养和广阔的修行经历。后两句则通过“赤胆”和“鬓已斑”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忠诚与岁月流逝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表达了诗人对佛法和忠诚的崇高追求。

戚继光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