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亭偶书

赋罢清都白玉楼,不知何事复阎浮。 琴弹十二栏杆月,酒洗三千世界秋。 绛阙瑶台知有路,空青水碧若为求。 紫皇早晚怜孤愤,背土凌虚上去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玉蟾:原名葛长庚,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南宋时人,道教南宗五祖之一。
  • 清都:神话传说中天帝住的地方。
  • 阎浮:梵语,亦作“剡浮”“阎扶”,指南赡部洲。
  • 绛阙:宫殿寺观前的朱色门阙。亦借指朝廷、寺庙、仙宫等。
  • 瑶台:美玉砌的楼台,亦泛指雕饰华丽的楼台。也指传说中的神仙居处。
  • 空青:一种矿石,色青,中间有孔。
  • 水碧:水晶的古称。

翻译

写罢了关于清都那白玉楼的诗篇,不知道因为什么又来到了人间。在明月映照十二栏杆时弹琴,用美酒洗涤这三千世界的清秋。知道去那绛阙瑶台是有路的,可那空青水碧又要怎样去寻求呢。紫皇早晚应该怜惜我这孤高悲愤之情,背离尘世凌空飞升上去算了。

赏析

这首诗颇具道家的超凡脱俗气息和浪漫主义情怀。首句写诗人仿佛从仙界而来,接着描述了他在人间的高雅行为,如弹琴、饮酒。中间两句透露了对于超凡仙境的向往,同时又隐含着追求过程的不易。尾句则表达出一种孤愤之感,以及想要摆脱尘世、向往仙界的愿望。整体意境空灵,用词优美,在看似超脱中又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充分展现了白玉蟾独特的诗歌风格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