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元日登安福寺塔
景至履佳辰,朝祖著国令。
黄宫启潜萌,紫宇晨荫映。
阳德比君子,吾道实可庆。
矧丁皇运亨,遇主尧舜圣。
坤维最远方,拙者此尸政。
雅俗旧儒文,民牒少讼争。
幸足宣上恩,惟恐盭物性。
良时不易得,行乐未为病。
高会纵嬉游,丰岁愈繁盛。
兴众助驩欣,寄情于俚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朝祖: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或祭祖的一种礼仪。
- 著:显示,表明。
- 黄宫:(huáng gōng)道家以黄宫为中央之宫,是皇帝的居处,这里引申为皇宫或天地中央的意思。
- 潜萌:(qián méng)潜滋暗长的萌芽,指万物刚开始生长。
- 紫宇:(zǐ yǔ)指天空。
- 荫映:(yìn yìng)遮蔽,隐蔽。
- 阳德:阳气,光明之德。
- 矧:(shěn)况且。
- 丁:当,遭逢。
- 皇运:国运,王朝的命运。
- 亨:通达,顺利。
- 坤维:(kūn wéi)指西南方,大地的代称。
- 尸政:主持政事。
- 雅俗旧儒文:融合了高雅和通俗文化的儒家文化传统。
- 民牒:百姓的诉状。
- 盭:(lì)同“戾”,违反。
翻译
景色美好,正逢良辰,举行朝祖之礼,以显国家的律令。皇宫中万物开始萌发生长,紫色的天空中晨光隐约映照。阳气好比君子之德,我的道途着实值得庆幸。况且正逢国运亨通,遇到的君主如同尧舜般圣明。西南大地最为边远,不才的我在此主持政事。这里的文化融合了高雅和通俗,百姓的诉状少,诉讼纷争也少。庆幸能够宣扬皇上的恩德,只担心违背事物的本性。美好的时光不易得到,行乐也并非是坏事。举行盛大的聚会尽情嬉戏游玩,丰收的年岁愈加繁荣兴盛。让众人都欢快欣喜,将情感寄托在通俗的吟咏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诗的开头描述了元日的朝祖仪式和自然的景象,体现了万物复苏的生机。接着表达了对国运昌盛和君主圣明的庆幸,以及自己在西南地区主持政事的感受。作者认为此地文化融合,社会和谐,百姓诉讼纷争少,自己有幸能宣扬皇恩,但也担心违背事物本性。最后,作者认为美好时光难得,应该行乐,通过聚会嬉戏和吟咏来增添欢乐的氛围,同时也希望丰收的年岁更加繁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既表达了对国家和君主的赞美,也表现了对地方治理的期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田况
宋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简。有《儒林公议》。
► 27篇诗文
田况的其他作品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十开西园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五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元日登安福寺塔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五二十三日圣寿寺前蚕市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元日登安福寺塔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一十二九日太慈寺前蚕市 》 —— [ 宋 ] 田况
- 《 赠都监雍元规 》 —— [ 宋 ] 田况
-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元日登安福寺塔 》 —— [ 宋 ] 田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