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蓝琴士

江湖见说老蓝公,今日相逢在玉隆。 竹样精神梅样骨,况君梅竹在胸中。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蓝琴士:名为蓝的善弹琴的人,“琴士”指精于琴艺的人。
  • 白玉蟾:南宋道士,道教南宗实际创始人。
  • 江湖:古时候指四处流浪、卖艺、卖药的人的一种生活状态。这里指代民间各地。
  • 见说:听说。
  • 老蓝公:对蓝琴士的尊称。
  • 玉隆:玉隆万寿宫,道教圣地。
  • **竹样精神:竹子挺拔坚韧,象征高风亮节,“竹样精神”形容人具有如竹子般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精神气质。
  • 梅样骨 :梅花凌霜傲雪,“梅样骨”表示人有着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高洁不屈的风骨。

翻译

在民间就早已听闻老蓝公的大名,今日有幸能在玉隆万寿宫与您相逢。您拥有竹子般坚韧刚正的精神、梅花般高洁不屈的风骨,更何况您的内心就像蕴含着梅与竹的品格一样高雅不凡 。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蓝琴士的由衷赞赏。首句“江湖见说老蓝公”以听闻起笔,未见其人先闻其名,为蓝琴士蒙上一层神秘色彩,引起读者好奇。 “今日相逢在玉隆”,点明相逢地点是道教圣地玉隆万寿宫,增添了相逢的特殊氛围与意味。 后两句“竹样精神梅样骨,况君梅竹在胸中”是诗的精华。诗人连用两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借助竹子精神与梅花风骨来刻画蓝琴士的内在气质,将其高尚品格外化,使读者能真切感知。“况君梅竹在胸中”更进一层,强调蓝琴士并非徒有其表,而是内心真正蕴藏着梅竹般高洁品质,升华人物形象,表达出诗人对蓝琴士深深的敬仰和赞美之情。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以赞人之语尽显蓝琴士高雅的形象魅力。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