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惘然:失意的样子。 倚筇(qióng):拄着竹杖。
翻译
脚步随着流水去寻觅溪流的源头,走到源头之处却感到迷茫失意。才领悟到真正的源头是走不到的,拄着竹杖在随处摆弄那潺潺的流水。
赏析
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意味。诗人一路追寻溪源,然而到了源头却发现并非最终的答案,有一种求索后的迷茫与思考。“始悟真源行不到”表达了对事物本质难以完全把握的感悟,那无尽的追寻与探索似乎没有尽头。“倚筇随处弄潺湲”则展现出一种随性自在的态度,即使在追寻中遭遇迷茫,也能以一种闲适的姿态面对,在当下与自然的水流互动。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引发读者对人生追寻和事物本质的思考。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训蒙绝句仁二首 》 —— [ 宋 ] 朱熹
- 《 奉酬圭父白莲之作 》 —— [ 宋 ] 朱熹
- 《 人言石乳洪羊之胜不及往游作此 》 —— [ 宋 ] 朱熹
- 《 圭父约为金斗之游次韵献疑聊发一笑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杂诗韵刻漏 》 —— [ 宋 ] 朱熹
- 《 十月上休日游卧龙玉渊三峡用山谷惊鹿须要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杂诗韵又五绝卒章戏简及之主簿 》 —— [ 宋 ] 朱熹
- 《 奉同尤延之提举庐山杂咏十四篇白鹿洞书院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