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家山堂:诗人自己的居所或书房,可能带有对家乡的怀念。
- 晚照:傍晚的阳光。
- 效辋川体:模仿唐代王维(字摩诘)的辋川诗风,辋川是王维的居所,其诗以描绘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著名。
- 夕岚:傍晚时分山间的雾气或云霞。
- 空翠:形容山色青翠欲滴,仿佛空灵而无实体。
- 滴:此处形容山色浓重,如水珠般欲滴落。
- 期:约会,此处指相约赏景的人。
- 岸:靠近岸边。
- 轻帻:宽松的头巾,古人常用来表示休闲或随意。
翻译
山外的傍晚云霞明亮,山前的翠绿仿佛要滴落下来。 太阳快要落山,没有相约的朋友,我悠闲地来到岸边,披着轻便的头巾。
赏析
朱熹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傍晚景象。他以辋川体的笔法,捕捉到家山堂周围的自然美,山岚的明暗变化和山色的空翠,展现了黄昏时刻的宁静与祥和。诗人独处的闲适心情通过“无与期”和“闲来岸轻帻”流露出来,体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淡然。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人感受到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
朱熹的其他作品
- 《 九 》 —— [ 宋 ] 朱熹
- 《 马迹桥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沧波馆刈麦二诗 》 —— [ 宋 ] 朱熹
- 《 次秀野杂诗韵家酿二首 》 —— [ 宋 ] 朱熹
- 《 读机仲景仁别后诗语因及诗传纲目复用前韵 》 —— [ 宋 ] 朱熹
- 《 观西山怀岳麓以为莫能相上下也聊赋此云 》 —— [ 宋 ] 朱熹
- 《 孤鹤思太清 》 —— [ 宋 ] 朱熹
- 《 昨为许进之书胎仙字因以名其室或疑欠舞字者故作此以解之 》 —— [ 宋 ]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