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巾子山诸刹

杖策游山寺,终朝事讨寻。 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 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 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杖策:拄着拐杖。“策”(cè),拐杖。
  • 讨寻:探求,探索。
  • (qī):倾斜。
  • 石磴(dèng):石头台阶。
  • 云岑(cén):云雾缭绕的山峰。
  • (miǎo):树枝的细梢。

翻译

拄着拐杖游览山中寺庙,整日都在探寻其中之妙。 此地地势险要,石头台阶倾斜,古老的殿宇倚靠着云雾缭绕的山峰。 弯曲的小路穿行在松树梢间,禅房经过茂密的竹林。 无奈这清幽的意趣令我沉醉,改日定要再来登临游览。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巾子山诸刹的情景。诗中通过“杖策”“讨寻”等词,表现出诗人对山寺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精神。“地危敧石磴,殿古倚云岑”写出了山寺的地势险要和古老神秘,给人以雄伟壮观的感觉。“曲径行松杪,禅房过竹林”则描绘了山中的幽静景色,曲径、松杪、禅房、竹林,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最后两句“奈何幽兴在,他日更登临”,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再次游览的期待。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了山寺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悠然心境。

石公弼

宋越州新昌人,字国佐,原名公辅。哲宗元祐六年进士。历任州县官,善治狱。召为宗正寺主簿,请徽宗纳谏。徽宗大观二年拜御史中丞,连上章劾蔡京,建议省冗官。进兵部尚书兼侍读,谏花石纲,请与民休息。出知扬、襄州。蔡京再相,罗织其罪,责为秀州团练副使,台州安置,逾年,遇赦归。 ► 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