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江文卿刘叔通

· 朱熹
文卿句律如师律,通叔诗情绝世情。 政使暮年穷到骨,不教吟出断肠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句律:指诗句的格律规范。
  • **师律:原指军队的纪律、军法,这里借用来形容文卿作诗的格律好似军法一样严谨。
  • **政使:纵使,即使。
  • **穷到骨:形容极其穷困。

翻译

文卿作诗的格律严谨,就如同军队纪律那般严整;通叔的诗歌情韵超凡脱俗,迥异于世间寻常情感。即使到了晚年生活穷困潦倒,陷入极其窘迫之境,也不会让他们吟出那种令人肝肠寸断的悲伤诗句。

赏析

这首诗是朱熹写给江文卿和刘叔通的。诗的开篇通过“句律如师律”“诗情绝世情”,分别从诗歌的格律和诗情两个角度,高度夸赞了二人在诗歌创作上的高超水平和独特才情。格律严谨如军规,诗情超脱尘世,突出了二人作诗的不凡成就。后两句“政使暮年穷到骨,不教吟出断肠声”,笔锋一转,通过假设的情景,即使生活困窘至极,也不见他们诗句中有低沉绝望之音。这不仅体现了二人面对困境的豁达心境,更映射出他们高尚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整首诗用短短四句就将友人诗歌才华与精神品格完美勾勒,体现出朱熹作为大家对友人的惺惺相惜,言辞简约却意味深长 。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