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一夜宿蓼洲

· 刘崧
众星撒沙烂欲堕,北斗西挂独分明。 征帆暗落水边驿,更柝静鸣江上城。 风低岸草露萤急,月出浦林沙鸟惊。 羁栖复此当深夜,漂泊谁能断此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liǎo):一年生草本植物,叶子披针形,花小,白色或浅红色,果实卵形、扁平,生长在水边或水中。此处或为地名。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翻译

众多星星像撒沙般璀璨,仿佛要坠落下来,只有北斗星在西边高悬,格外分明。 远行的船只在水边的驿站旁,帆影渐渐暗淡,更鼓在江上的城边静静敲响。 风儿吹动,岸边的草丛低矮,露出的萤火虫匆忙飞舞,月亮从水边的树林升起,沙鸟受到惊吓。 我又在这深夜里寄居他乡,漂泊的生涯啊,谁能断定何时才是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寂静而又略带忧伤的夜晚景象,体现了诗人羁旅漂泊的孤独和对未来的迷茫。诗的首联通过描写星空,展现出宇宙的浩瀚和北斗星的独特,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颔联则将视线转移到水边的驿站和江上的城,通过征帆的暗淡和更柝的静鸣,营造出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颈联进一步描写了风、岸草、露萤、月、浦林和沙鸟等自然景象,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夜晚的宁静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的愁苦和对漂泊生活的无奈,情感深沉而真挚。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深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