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辛好礼

· 刘炳
王风委蔓草,《大雅》何微茫。嗟哉逮梁宋,孰能继虞唐。 鸾凤著文彩,云汉昭天章。九原不可作,悲风摧栋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枯萎,衰败。
  • 蔓草:蔓生的草。
  •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借指高雅的文学艺术。
  • 微茫:模糊不清。
  • 嗟哉:感叹词,相当于“唉”。
  • :到,及。
  • 梁宋:地区名,泛指今河南商丘一带。
  • 虞唐:指上古圣君虞舜和唐尧,这里代表美好的时代。
  • 鸾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贤才。
  • 云汉:银河,这里指天空。
  • :显示,彰显。
  • 天章:指日月星辰等天象,这里引申为美好的文采或品德。
  • 九原: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后泛指墓地,也可借指为亡故的人。
  • :起,兴起。

翻译

王者的教化如蔓草般衰败,高雅的艺术也变得模糊不清。唉,到了梁宋之地,谁能继承虞舜和唐尧的美好时代呢?鸾凤身上展现出绚丽的文彩,银河在天空中彰显出美好的天象。然而那些贤才已长逝地下,悲风摧残着国家的栋梁之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文化衰落和人才凋零的悲哀和感慨。诗的前两句通过“王风委蔓草”和“《大雅》何微茫”,描绘了社会风气的衰败和高雅文化的式微。接下来的“嗟哉逮梁宋,孰能继虞唐”,则表达了对美好时代逝去的叹息以及对能够继承先贤的人才的渴望。“鸾凤著文彩,云汉昭天章”两句,以鸾凤和云汉象征贤才和美好的品德,展现出作者对贤才的赞美和对美好品德的向往。最后两句“九原不可作,悲风摧栋梁”,则表达了对贤才离世的悲痛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悲风摧残栋梁之才,暗示了国家的危机。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忧虑。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