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城发舟上荆门

· 刘炳
霜清系船杨柳汀,酌酒鼓枻将南征。 鲁叟乘桴欲浮海,学士扬袂曾登瀛。 白发弹冠亦奇节,金门献书惟寸诚。 玉府牙签三万轴,摩娑老眼慰平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鼓枻(yì):划桨。
  • 鲁叟乘桴(fú):典出《论语·公冶长》,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里指孔子欲乘筏出海,此处代指漂泊。
  • 学士扬袂(mèi)曾登瀛(yíng):“袂”指衣袖;“瀛”指仙山,这里暗指翰林院。此句是说学士们潇洒地进入翰林院。
  • 弹冠:整理帽子,此处指准备出仕。
  • 金门献书:指向朝廷进献文书,表达自己的忠诚和才能。
  • 玉府牙签三万轴:指宫廷藏书丰富。“牙签”指图书卷轴上的标签。

翻译

秋霜清冷,船系在杨柳汀边,我饮着酒,划动船桨,即将向南前行。孔子欲乘筏漂泊于海,学士们潇洒地进入翰林院。头发白了才准备出仕也是一种奇特的气节,向朝廷进献文书唯有一片赤诚之心。宫廷的藏书丰富,有三万轴之多,抚摸着这书卷,让我这双老眼也能得到慰藉,满足此生。

赏析

这首诗以秋霜清冷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诗人通过引用孔子乘桴浮海和学士登瀛的典故,表达了对人生漂泊和追求的思考。诗中提到白发弹冠和金门献书,体现了诗人对出仕的态度和对朝廷的忠诚。最后,诗人以宫廷丰富的藏书为慰藉,表现出对知识和文化的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既有对人生的感慨,又有对文化的敬仰,展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