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躔(chán):日月星辰在黄道上运行的度数。
- 梯航:梯山航海的省称,谓长途跋涉。
- 恃:依靠,凭借。
- 窥:觊觎。
- 宝鼎:象征政权的传国重器。
- 越裳:古南海国名。
- 遵化:遵循教化,服从教化。
- 锡:通“赐”,给予。
- 軿车(píng chē):有帷幕的车子。
- 驼:骆驼。
- 棘:酸枣树,茎上多刺;泛指有刺的苗木。
- 羌种:古代西部少数民族。
- 嬖奴:得宠的奴仆。
- 玉辇:天子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 金舆:帝王乘坐的车轿。
- 丘墟:废墟。
翻译
在西边的长安和东边的洛阳建立起了皇都,天下各地都长途跋涉来进贡称臣。楚霸王依仗自己的强大觊觎着政权的宝鼎,越裳国遵循教化得到了赏赐的軿车。铜铸的骆驼卧在荆棘丛中被羌族侵犯,野鹿衔着花朵反叛那些得宠的奴仆。天子的玉辇和金舆都已变得寂寞冷清,那杂乱茂盛的庄稼让人感慨这曾经的都城如今已变成了废墟。
赏析
这首诗题为《长安怀古》,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眼前景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朝代兴衰的感慨。诗的前两句描述了长安和洛阳作为皇都时的繁荣昌盛,四海之内皆来朝贡,体现了当时国家的强大和影响力。接下来,诗人用“楚霸恃强窥宝鼎,越裳遵化锡軿车”两句,分别讲述了楚霸王的野心和越裳国的归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铜驼卧棘侵羌种,野鹿衔花叛嬖奴”则描绘了朝代衰落之后的景象,铜驼卧于荆棘之中,暗示了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而野鹿衔花的描写则增添了几分荒凉之感。最后两句“玉辇金舆俱寂寞,离离禾黍感丘墟”,进一步强调了繁华的消逝,只剩下寂寞的车辇和荒废的城池,以及那茂盛的庄稼,让人不禁感叹历史的变迁和兴衰的无常。整首诗意境苍凉,语言简练,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交织描写,传达出了深沉的历史思考和感慨。
刘炳
元明间江西鄱阳人,字彦炳。元顺帝至正中,从军于浙。元末诣朱元璋,献书言事。平江西,授中书典签。洪武中屡升大都督府掌记,除东阿知县。旋以病告归,年六十九卒。工诗,有《春雨轩集》。
► 369篇诗文
刘炳的其他作品
- 《 百哀诗 其二 西平沐公 》 —— [ 明 ] 刘炳
- 《 义城十景 其五 鸡笼晓月 》 —— [ 明 ] 刘炳
- 《 送王待制省亲 》 —— [ 明 ] 刘炳
- 《 文楼早朝柬程邦民诸公 》 —— [ 明 ] 刘炳
- 《 题吕花园草堂代宋景濂先生作 》 —— [ 明 ] 刘炳
- 《 邯郸行 》 —— [ 明 ] 刘炳
- 《 见月行 》 —— [ 明 ] 刘炳
- 《 百哀诗 其五十七 操公琰 》 —— [ 明 ] 刘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