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哦(é):吟咏。
- 素秋:秋季。古代五行之说,秋属金,其色白,故称素秋。
- 东山:泛指隐居之地。
- 汤休:南朝宋僧人,字惠休,擅长诗赋。这里借指高僧或佛理。
翻译
曾经我们一同在北沙游玩,举着酒杯吟咏诗篇,欣赏这秋景。十年过去了,旧时的朋友大多已离去,只有那东边山里依旧说着佛理禅意。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与友人一同游玩、吟诗的美好时光,对比现在故人离散的状况,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感慨。诗的首句描绘了曾经与友人共同游玩的场景,第二句则具体描述了当时把酒吟诗、欣赏秋景的惬意。后两句笔锋一转,写时间过去十年,故人大多已不在,唯有东边山里的佛理依然被谈论着,这种今昔对比,更凸显出诗人心中的落寞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的留恋和对人生的思考。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林之乌美建昌黄节妇 》 —— [ 明 ] 刘崧
- 《 过鸬鹚滩望月 》 —— [ 明 ] 刘崧
- 《 赠别袁性渊并寄舍弟子彦 》 —— [ 明 ] 刘崧
- 《 题张彦辅枯木坡岸画轴 》 —— [ 明 ] 刘崧
- 《 以风雪不果游龙门承故人罗允道寄诗相问依韵奉答 》 —— [ 明 ] 刘崧
- 《 所闻 》 —— [ 明 ] 刘崧
- 《 同舒伯源自双溪口度桥登高山望幽谷诸峰赋八绝 》 —— [ 明 ] 刘崧
- 《 余自北平赴京十二月五日道出济宁会伯高齐君于公馆君本唐县人素擅顾吴之妙草草为予点真观者咸以为肖而余独觉其老丑也临别赋绝句三首奉答并柬赵晋卿夏时佐曹伯仁三先生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