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河间府遇高阳刘思道乃吾乡先生元友严公之高弟自云旧藏公遗文若山水记等作类多遭乱散佚不存而山水记存者又以远而不得见慨念今夕为之惘然明日赋此为别
高阳白发老刘郎,旧是先生弟子行。
文字尚传山水记,佩衿犹袭蕙兰芳。
玉河坟古山藏雾,瀛海楼高月照霜。
不尽殊方怀古意,因君惆怅忆江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阳:古地名,此处指刘思道的家乡。
- 刘郎:此处指刘思道。
- 先生:指严公,刘思道的老师。
- 弟子行(háng):学生的操行,这里指刘思道是严公的学生。
- 佩衿(jīn):古代女子的佩饰,这里借指品德修养。
- 蕙兰芳:蕙兰的芳香,比喻美好的品德。
- 玉河:古代对京杭大运河的别称。
- 坟古:古老的坟墓。
- 瀛海楼:高大的楼阁。
翻译
高阳的刘思道已生白发,他曾是先生的学生。 先生的文字还流传着《山水记》,而他的品德如袭人的蕙兰芳香般美好。 京杭大运河旁古老的坟墓隐藏在雾气中,高大的瀛海楼在月光下如覆霜般清冷。 在这异乡有着无尽的怀古之意,因为你我满怀惆怅地思念起了故乡。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刘崧在过河间府时遇到同乡刘思道后所作。诗中通过对刘思道的描述,表达了对故乡先贤的敬仰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首联点明刘思道的身份以及他与先生的关系;颔联提到先生的遗文《山水记》以及刘思道的美好品德;颈联通过描写玉河旁的古坟和瀛海楼,营造出一种苍凉的氛围;尾联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在异乡的怀古之意和对故乡的思念,因遇到同乡刘思道而更加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