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杜子:指杜甫,此处以杜甫的忧愁来映衬自己的愁苦。
- 相如:指司马相如,借司马相如的多病来形容自己身体不佳。
- 避地:指为躲避灾祸而迁居他处。
- 瘴疠(zhàng lì):指南方山林中湿热蒸郁能致人疾病的有毒气体,这里泛指瘟疫等传染病。
- 北溟鱼:传说中北海里的大鱼,这里比喻书信不通,消息阻隔。
翻译
长久的忧愁让我怜悯杜甫,多病的身体使我惭愧如司马相如。在躲避战乱的奔波中,回到家时仍有疫病的残余。春天随着南方的大雁而来,书信却像滞留在北海的鱼一样无法送达。故乡的人殷勤地询问,到现在我还没有安定下来居住。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战乱后的困境和不安。首联通过以杜子和相如自比,表现出自己的忧愁和病弱。颔联描述了躲避战乱的艰辛以及归家后仍面临疫病的情况,体现了生活的艰难。颈联中“春随南国雁”描绘了春天的到来,而“书滞北溟鱼”则表达了与外界联系的困难,形成鲜明的对比。尾联则回应了题目中“见寄韵”,说明故乡有人询问,而自己仍居无定所,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不稳定。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动荡时期的无奈和感慨。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筠阳春述怀七首 》 —— [ 明 ] 刘崧
- 《 遁迹山中日有幽事因即涧沐云卧草栖木食为四题与子中兄子彦弟同赋以自释涧沐 》 —— [ 明 ] 刘崧
- 《 和钟廷方韵赠其弟廷享南归 》 —— [ 明 ] 刘崧
- 《 南山寺夜憩柬郑同夫罗孟文 》 —— [ 明 ] 刘崧
- 《 韶石歌赠钟文学赴诏州 》 —— [ 明 ] 刘崧
- 《 题环州草亭图 》 —— [ 明 ] 刘崧
- 《 空城雀 其三 》 —— [ 明 ] 刘崧
- 《 南溪馆中和答汤生元哲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