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庙

瞻拜三迁地,松杉古殿阴。 大刚千古气,仁义七篇心。 王□分自昔,见闻传至今。 宫墙勤仰止,翘首泰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瞻拜:瞻仰礼拜。
  • 三迁地: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为了教育孟子,三次搬家选择良好的环境。
  • 大刚:指孟子的刚正不阿。
  • 仁义七篇:指《孟子》一书,共七篇,主要阐述仁义道德。
  • 王□:此处缺字,可能指孟子的政治主张或影响。
  • 宫墙:指孟庙的围墙,也比喻学问的界限。
  • 仰止:仰望,表示敬仰。
  • 泰山岑:泰山的高峰,比喻孟子的学问和道德的高深。

翻译

瞻仰礼拜这孟母三迁之地,古老的松杉在古殿的阴影中显得更加庄严。孟子的刚正不阿之气千古流传,他的仁义道德思想在《孟子》七篇中得以体现。孟子的影响自古至今,他的教诲和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我站在孟庙的围墙外,怀着敬仰的心情仰望,仿佛看到了泰山的高峰,那象征着孟子学问和道德的高深。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孟子的深深敬仰和对孟母三迁故事的缅怀。诗中,“瞻拜三迁地”一句,既表达了对孟子的敬仰,也暗示了对孟母教育智慧的赞颂。“大刚千古气,仁义七篇心”则直接赞美了孟子的道德品质和学术成就。结尾的“宫墙勤仰止,翘首泰山岑”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孟子学问和道德的高深,以及诗人对孟子的无限敬仰之情。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