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海秋怀九首

朔鸿来处是燕云,粤海迢遥万里分。 耕凿敢忘尧舜力,讴歌长恋圣明君。 批鳞殿上心犹壮,谏草囊中久已焚。 九塞烽烟传警急,那堪边报入秋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朔鸿:北方的鸿雁。
  • 燕云:指燕山和云中,古代边塞地区。
  • 粤海:指广东一带的海域。
  • 耕凿:耕田凿井,指农耕生活。
  • 尧舜:古代传说中的圣明君主。
  • 讴歌:歌颂,赞美。
  • 圣明君:贤明的君主。
  • 批鳞:比喻直言进谏,触犯君主的逆鳞。
  • 谏草:进谏的奏章。
  • 九塞:指边疆的九个要塞。
  • 烽烟:烽火和烟雾,古代边防报警的信号。
  • 边报:边疆的战报。

翻译

北方的鸿雁飞来的地方是燕山和云中,广东的海域与之相隔万里。我怎能忘记是尧舜般的君主赐予我耕田凿井的生活,我长久地歌颂并怀念着这位贤明的君主。在朝堂上直言进谏,我的心情依然坚定,而那些进谏的奏章早已被我焚毁。边疆的九个要塞传来紧急的警报,烽火连天,怎能忍受这样的边疆战报在秋天传来。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和对边疆战事的忧虑。诗中,“朔鸿来处是燕云,粤海迢遥万里分”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遥远,而“耕凿敢忘尧舜力,讴歌长恋圣明君”则体现了作者对君主的感激与忠诚。后两句“批鳞殿上心犹壮,谏草囊中久已焚”展示了作者直言进谏的勇气和决心,以及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怀。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