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老渔行为赠大司农白阳毕老年丈请告荣归

大海茫茫吞淮济,浸地稽天渺无际。岱宗峨峨表八殥,笃生我公真名世。 津门治饷关治兵,筹军储国多血诚。但闻壁垒一时变,狡奴不敢驱长旌。 御史执法百寮率,矫矫人中推屈轶。神羊触邪邪屏藏,簪笔生风霜凛粟。 东南倚命惟司徒,心计犹称晁大夫。言念财货称泉府,泉流出入宜均输。 旧额逋借外者竭,积蠹耗蚀内者渫。楚赋之波逝不还,旁窦新增堤亦穴。 一一裁量奏帝阊,帝意从之若靡遑。直令衰薾色渐起,又复三殿亟输将。 正尔明廷勤借箸,公忽抽簪赋归去。去矣当如苍生何,道路惊传胡太遽。 惭予驽钝蒙驱拂,辱比参苓成药物。顾今感激岂私恩,所为庙廊思黼黻。 江湖庙廊故相关,鸿飞遵渚公其还。天为保厘属元老,太傅岂得淹东山。 吁嗟乎太傅岂得淹东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八殥(yín):八方的边远地区。
  • 屈轶:传说中的草名,能指向奸佞之人。
  • 神羊:传说中的神兽,能辨别是非。
  • 簪笔:古代官员插在帽上的笔,用于随时记录。
  • 晁大夫:晁错,西汉政治家,以善于理财著称。
  • 泉府:古代掌管货币的官府。
  • 均输:古代一种调节物价的政策。
  • 逋借:拖欠借贷。
  • 积蠹:长期积累的蛀虫,比喻积弊。
  • (xiè):泄露,流失。
  • 帝阊:天帝的宫门,比喻朝廷。
  • 靡遑:无暇,忙碌。
  • 衰薾:衰败。
  • 输将:输送,供给。
  • 借箸:借用筷子,比喻出谋划策。
  • 抽簪:比喻辞官归隐。
  • 黼黻(fǔ fú):古代礼服上的花纹,比喻华美的文章或辞藻。
  • 鸿飞遵渚:比喻高飞远走。
  • 保厘:保护治理。
  • 元老:对年高望重者的尊称。
  • 东山:比喻隐居之地。

翻译

大海茫茫,吞没了淮河与济水,天地间一片无边无际。泰山巍峨,标志着八方的边远地区,而您,真是这个时代的杰出人物。

在津门,您治理粮食与军需,为国家筹划军事储备,充满了血性和忠诚。只听说军营的壁垒因您而焕然一新,敌人不敢轻易挥动他们的长旗。

作为御史,您执法严明,百官都以您为榜样,您如同传说中的屈轶草,能识别奸佞。神羊触碰邪恶,邪恶便退藏,您的笔下生风,霜雪凛冽,令人敬畏。

东南地区依赖您的司徒之职,您的理财能力堪比古代的晁错大夫。您思考财富如同掌管泉府,货币的流通与出入应当均衡。

旧有的债务和借贷已耗尽,长期的积弊导致内部资源流失。楚地的赋税如波涛般逝去不复返,新的漏洞如同堤坝上的新穴。

您一一衡量后向朝廷奏报,皇帝听从您的建议,忙得不亦乐乎。这使得衰败的局面逐渐好转,又迅速向三殿输送物资。

正当您在朝廷中勤勉地出谋划策,您却突然决定辞官归隐。您离开后,人们该如何是好,道路上的传闻令人震惊。

我自愧不如,受到您的驱策和拂拭,感到羞辱,如同参苓成为药物。现在我感激不尽,难道只是因为私人的恩惠吗?我所思考的是为了国家的繁荣和华美的文章。

江湖与朝廷本就息息相关,您如同鸿雁沿着沙洲飞翔,您会回来的。天命让您保护和治理这片土地,太傅怎能长久隐居在东山呢?

啊,太傅怎能长久隐居在东山呢?

赏析

这首作品赞美了一位名叫白阳的老年丈,他曾担任大司农,为国家治理粮食和军需,后因年老请辞归乡。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展现了白阳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以及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白阳辞官归隐的惋惜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华丽,情感深沉,既是对白阳的颂扬,也是对时代英雄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