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开辟鸿蒙:开天辟地以来。鸿蒙,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前的浑沌状态。
奈何天:无可奈何的日子。
遣:排遣。
愚:我。
衷:内心深处的情怀。
序
红楼梦引子,出自《红楼梦·第五回·开生面梦演红楼梦立新场情传幻境情》,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仙曲的引子,也是《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情感引序和悲惨命运终结的引序。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鸿蒙:古人认为天地开辟之前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里指开天辟地之前。
- 情种:痴情的人。
- 奈何天:令人无可奈何的时光。表示百无聊赖的思绪。
- 愚衷:谦辞,指自己的心意。
翻译
在开天辟地之时,谁是那痴情的人呢?都只是因为那风花雪月的情意浓烈。在那令人无奈的时光,感伤的日子,寂寞的时候,试着排遣自己内心的真情。也正因如此才上演了这悲叹金钗、悼念美玉的《红楼梦》。
赏析
这首《引子》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深邃苍茫的意境,追问情之根源起于何时何人。“风月情浓”点出了情感的核心所在。“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则强调了这种情感所带来的无奈、忧伤与寂寞。最后说明创作《红楼梦》的缘由就是要抒发这种复杂深沉的情感,通过对书中众多女子命运的描写来展现世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整首曲子为《红楼梦》定下了一个哀怨、凄美的情感基调。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233篇诗文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 《 红楼梦 · 第六十七回 ·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 —— [ 清 ] 曹雪芹
- 《 怡红快绿 》 —— [ 清 ] 曹雪芹
- 《 西江月 · 汉苑零星有限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八十回 ·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五十八回 ·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七回 ·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六十四回 ·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珮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六回 ·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 —— [ 清 ]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