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十二曲 · 其十二 · 晚韶华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
只这戴朱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
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拼音
注释
“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句:意思是李纨的丈夫早死,夫妻恩情已是空有其名,没有料到她儿子的功名、自己的荣华,也像梦境一样虚幻。
韶华:这里喻青春年华,与曲名中喻荣华富贵有别。
绣账鸳衾:指代夫妻生活。
“只这戴珠冠”三句:是说待李纨可享荣华时,死期也就临近了,这是得不偿失。只,即使,即便是。珠冠、凤袄,是受到朝廷封赏的贵妇人的服饰。这里指李纨因贾兰长大后做了官而得到封诰。
阴骘:即前曲所谓“阴功”,指暗中有德于人。积儿孙,为儿孙积德。
簪缨:古时贵人的冠饰。簪是首饰,缨是帽带。
金印:亦贵人所悬带。《晋书·皇后纪论》:“唯皇后贵人,金印紫绶。”
“问古来”二句:说李纨本来大可不必“望子成龙”。
序
《晚韶华》是是《红楼梦》中写李纨的判曲,曲中叙述了李纨一生的际遇:她在年轻时守寡,养大了儿子却赶上贾府败落,晚年时因为儿子做官终于当上了诰命夫人,却又撒手人寰。
赏析
曲名“晚韶华”,字面上说晚年荣华,其真意是说好光景到来已经晚了。
在《红楼梦》里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
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清代的卫道者们鼓吹程朱理学,宣扬妇女贞烈气节特别起劲,妇女所受的封建主义“四大绳索”压迫的痛苦也更为深重。像李纨这样的人,在统治者看来是完全有资格受表旌、立牌坊、编入“烈女传”的。虽则“无常性命”没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机会(李纨年龄不比诸姊妹大多少,她的死原稿中或另有具体情节,但已难考出),但她毕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这正可以用来作为天道无私、终身茹苦含辛贞节自守者必有善报的明证。然而,曹雪芹偏将她入了“薄命司”册子,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后四十回续书以贾兰考中一百三十名,“李纨心下自然喜欢”为结束,这样,李纨就不该在“薄命司”之列了),这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是从封建王国的黑暗中透射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韶华:美好的时光,常指春光,也指美好的年华。
- 无常:这里指死亡、灾祸等突然的变化。
- 阴骘(zhì):原指默默地使安定,后引申为积德。
- 簪缨:古代达官贵人的冠饰,后借以指高官显宦。
翻译
镜子里夫妻间的恩情,哪里还经得住梦里的功名。那美好的年华消逝得多么迅速,再也不要提那绣帐与鸳鸯被。只这戴着朱红帽子披着凤袄的荣耀,也抵不过命运的无常。虽说人生不要到了老年还受贫穷,但也一定要积德行善为儿孙考虑。气宇轩昂头戴高官的帽饰,光彩耀眼胸前挂着金印。威风赫赫高官厚禄,却昏惨惨地临近黄泉之路。问自古以来的将相可还存在?也只是徒有虚名让后人钦敬罢了。
赏析
这首曲子感慨人生无常、富贵荣华如过眼云烟。开头通过“镜里恩情”“梦里功名”,写出了美好感情和功名利禄的虚幻和不真实。强调韶华易逝,富贵也不能永恒,像那戴着华丽服饰、有着高官厚禄的人,最终也逃不过无常的命运,临近死亡。最后指出即使古代的将相有过辉煌,如今也只留下虚名让后人感慨。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思考和感慨,以及对世间繁华的一种超脱和看透。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233篇诗文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 《 簪菊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六十回 ·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二十六回 ·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 —— [ 清 ] 曹雪芹
- 《 嘲顽石幻相 》 —— [ 清 ] 曹雪芹
- 《 咏白海棠 》 —— [ 清 ] 曹雪芹
- 《 咏白海棠 · 半卷湘帘半掩门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七十五回 ·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七十一回 ·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 —— [ 清 ]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