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霁(jì)月:雨过天晴时的明月,这里比喻晴雯的人品光明磊落。
- 彩云:喻美好,这里指晴雯。
- 身为下贱:晴雯是贾府内的丫鬟,身份地位低下。
- 寿夭(yāo):夭折,短命。晴雯死时年仅十六岁 。
- 多情公子:指贾宝玉。
翻译
雨过天晴后的明月难以遇到,绚丽的彩云容易消散。(寓意晴雯这样美好的人难以出现而且难以长久。)心高气傲、志向远大,可惜身份只是低微的丫鬟。容貌出众又聪明伶俐反招来了别人的怨恨。寿命短暂大多是因为他人的诽谤污蔑,令那多情的公子白白地满心挂念!
赏析
这一首判词是对晴雯的命运写照。开头“霁月难逢,彩云易散”便定下了悲剧基调,形象地暗示了晴雯的美好如同短暂而珍稀的霁月、彩云,难以长存。“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高度概括了晴雯的性格与命运的矛盾,她虽身为丫鬟,却有着高贵的灵魂和品格,绝不甘于低贱的命运,这一矛盾也为她招来诸多祸端。“风流灵巧招人怨”具体揭示了她被人怨恨的原因,晴雯容貌出众、心灵手巧,本是优点,却遭到周围人的嫉妒与诋毁。 “寿夭多因诽谤生”直接点明她过早离世是被人恶意诽谤所致,道出了封建环境对美好人性的残忍迫害。“多情公子空牵念”则从宝玉的角度,写出晴雯死后,宝玉为她的遭遇伤感叹息,深深怀念,进一步烘托了晴雯命运的悲剧色彩。整首判词饱含了作者对晴雯的怜惜与对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

曹雪芹
曹雪芹,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一说辽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 233篇诗文
曹雪芹的其他作品
- 《 红楼梦 · 第一百零六回 ·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二十九回 ·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一百一十九回 ·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 —— [ 清 ] 曹雪芹
- 《 红豆词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一百零五回 ·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十九回 ·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一百零四回 ·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余痛触前情 》 —— [ 清 ] 曹雪芹
- 《 红楼梦 · 第四十六回 ·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 —— [ 清 ] 曹雪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