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芭蕉

· 张湄
无妨修竹共閒居,亚字墙头午荫馀。 白日冷随麾扇尽,绿天浓映写经初。 雨窗搅梦千重响,秋馆缄愁一束书。 多事诗人留画本,偏宜雪后著萧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亚字墙头:墙头砌成“亚”字形状。亚(yà),这里指将墙头砌成类似“亚”字的形状。
  • 麾扇:古代仪仗中的旗类,用以指挥士卒。这里指芭蕉叶像麾扇一样。
  • 绿天:指芭蕉的叶子像绿色的天空一样广阔。
  • 缄愁:封存忧愁。缄(jiān),封闭、封存。

翻译

芭蕉和修长的竹子一同悠闲地居住也没有妨碍,“亚”字形状的墙头在午间还留有一些树荫。白昼里,芭蕉叶如冰冷的麾扇般随着风逐渐凋零,那浓密的绿色如同刚写好的经书映衬在天空中。雨打在窗户上,搅扰着梦境,发出千重声响,秋馆里,芭蕉如一束封存忧愁的书信。多事的诗人留下了画卷,芭蕉尤其适合在雪后展现出那种萧瑟、清疏的姿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芭蕉的形态、声音以及给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清冷、幽静的意境。诗的首联通过“无妨修竹共閒居”表现出芭蕉与竹子和谐共生的状态,“亚字墙头午荫馀”则描绘了墙头的形状和午间的树荫。颔联“白日冷随麾扇尽,绿天浓映写经初”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芭蕉叶的形态和颜色,给人以丰富的联想。颈联“雨窗搅梦千重响,秋馆缄愁一束书”通过雨打芭蕉的声音和芭蕉如书信般的形象,表达了一种忧愁的情绪。尾联“多事诗人留画本,偏宜雪后著萧疏”则强调了芭蕉在雪后的独特美感,也体现了诗人对芭蕉的喜爱和对其美感的独特理解。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生动,将芭蕉的各种特点和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张湄

清浙江钱塘人,字鹭洲,号南漪,又号柳渔。雍正十一年进士,官至兵科给事中。工诗,与金志章、厉鹗等以诗相切磋。有《柳渔诗钞》。 ► 131篇诗文

张湄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