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佥宪

· 邓林
十年簪笔侍鹓行,此日承恩出建章。 锦诰回鸾新雨露,铁冠峨豸旧风霜。 七闽有幸来常衮,四海惟应数范滂。 去去莫辞行迈远,九重威德待宣扬。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簪笔:古代官员上朝时插在帽带上的笔,用以记事或草拟奏章。
  • 鹓行:指朝廷中的官员行列。
  •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 建章:古代宫殿名,这里指朝廷。
  • 锦诰:用锦缎制成的诏书,表示尊贵。
  • 回鸾:指诏书上的印章,象征皇权。
  • 铁冠:指官员的帽子,象征其职位。
  • 峨豸:指官员的官帽上的装饰,象征其地位。
  • 七闽:指福建,古代福建有七闽之称。
  • 常衮:人名,唐代宰相,以清廉著称。
  • 范滂:人名,东汉时期的清官,以直言敢谏闻名。
  • 九重:指皇宫,这里指皇帝。
  • 威德:指皇帝的威严和恩德。

翻译

十年间,我作为官员在朝廷中侍奉,今日受到皇帝的恩宠,离开了朝廷。 新的诏书带着皇恩,我的官帽上依旧带着旧日的风霜。 幸运的是,我被派往福建,那里有像常衮这样的贤臣; 在全天下,也只有像范滂这样的清官能够被数得出来。 去吧,不要害怕路途遥远,皇帝的威严和恩德等待着你去宣扬。

赏析

这首诗是邓林送别赵佥宪的作品,表达了对赵佥宪的赞赏和祝福。诗中,“十年簪笔侍鹓行”描绘了赵佥宪在朝廷中的辛勤工作,“此日承恩出建章”则突出了他受到的皇帝的恩宠。后两句通过对常衮和范滂的提及,暗示赵佥宪也将成为一位贤臣。最后,诗人鼓励赵佥宪不要畏惧远行,要宣扬皇帝的威德,展现了对其未来的美好期待。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