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梁母李氏

· 邓林
三牲日养未为丰,六帙俄如一梦中。 天外阴云沉婺彩,堂前凉露陨萱丛。 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 共挽灵輀歌楚些,荒郊乱起白杨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牲:古代祭祀用的牛、羊、猪。这里指日常的供养。
  • 六帙:六十岁。帙,古代以十岁为一帙。
  • 婺彩:婺女星的光彩。婺女,即女宿,二十八宿之一。
  • 萱丛:萱草,古人认为萱草可以忘忧,常用来比喻母亲。
  • 闺门:指妇女居住的内室,也指女性。
  • 溟漠:幽暗寂静,这里指阴间。
  • 灵輀:灵车。
  • 楚些:楚地的歌谣。“些”是楚地古歌中常用的语气词。
  • 白杨风:风吹白杨发出的声音,常用来形容凄凉的景象。

翻译

日常的供养虽有三牲,却未算丰盛,六十岁的年纪转瞬如梦一场。天边的阴云遮蔽了婺女星的光彩,堂前的凉露使萱草凋零。她的闺门美德深埋于历史,她的灵魂归于幽暗的东方。我们共同挽歌,唱着楚地的歌谣,荒郊中灵车行进,白杨风声凄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梁母李氏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中,“三牲日养未为丰”与“六帙俄如一梦中”形成对比,突显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阴云沉婺彩、凉露陨萱丛,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描绘了悲伤的氛围。闺门懿德埋名古,溟漠归魂逝水东,赞美了逝者的美德,并表达了对她灵魂归宿的哀思。最后,灵輀歌楚些、白杨风凄凉,以凄美的意象结束了全诗,强化了挽歌的哀婉之情。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