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冷泉关次韵

· 杨巍
西风落木不胜秋,百雉关门控上游。 标柱何人仍破虏,弃繻狂客慢生愁。 云开霍岳当天出,雨涨汾河拍岸流。 到处登临兴感慨,角声高起夕阳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雉:古代城墙的一种,这里指高大的城墙。
  • 标柱:古代用于标记里程或边界的柱子,这里可能指纪念碑或标志性建筑。
  • 破虏:击败敌人,特别是指击败外族侵略者。
  • 弃繻:繻是古代用来系衣物的细带,弃繻意指放弃世俗的束缚,追求自由或隐逸。
  • 霍岳:山名,具体位置不详,这里指远处的山峰。
  • 汾河:黄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流经山西省。
  • 角声:古代军中或城楼上用来传递信号的号角声。

翻译

秋风萧瑟,落叶纷飞,秋意正浓,我经过这百雉关隘,它控制着上游的战略要地。 曾经有谁在此树立标志,纪念那些英勇破敌的壮举,而今我这弃绝尘世的狂客,却徒生忧愁。 云雾散开,霍岳山峰清晰可见,矗立天际;汾河水涨,波涛汹涌,拍打着岸边。 每当我登临此处,总不免感慨万千,夕阳下的楼台上,角声高亢,回荡在暮色中。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秋日过冷泉关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西风落木”与“百雉关门”共同构筑了一幅秋日关隘的苍凉画面,而“标柱何人仍破虏”则透露出对往昔英雄的追忆。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抒发了作者的感慨与忧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深沉思考。

杨巍

明山东海丰人,字伯谦,号梦山。嘉靖二十六年进士。除武进知县,擢兵科给事中,以忤吏部,出为山西佥事。隆庆时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减驿银,筑城堡。乞养去。万历间历户部、工部、吏部尚书。时申时行当国,巍素厉清操,然已年老,多听其指挥。万历十五年大计,徇时行指,贤否混淆,素望大损。十八年,年近八十致仕归,归田十五年卒。工诗,有《存家诗稿》。 ► 5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