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丙午谒二陵二首

君恩追忆不胜哀,老泪干枯病骨摧。 陵下一来肠一断,余生知复几回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宣德丙午:指明朝宣德年间丙午年,即公元1426年。
  • :拜见。
  • 二陵:指明朝的两位皇帝的陵墓。
  • 杨士奇:明朝初期的著名文臣,曾任翰林学士。
  • 干枯:形容极度悲伤导致眼泪流尽。
  • 病骨摧:形容因病而身体极度衰弱。
  • 陵下:陵墓之下,指在陵墓前。
  • 余生:剩余的生命。

翻译

在宣德丙午年,我拜见了两位皇帝的陵墓,心中充满了哀思。我的老泪已经流尽,病痛使得我的身体衰弱不堪。每当我在陵墓前停留,心中便如同断肠一般痛苦。我剩余的生命中,不知道还能有多少次机会再次来到这里。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深切怀念和对自己衰老病弱的无奈。诗中“老泪干枯病骨摧”一句,以极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悲痛和身体的衰败,情感真挚,令人动容。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作者对君恩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杨士奇

杨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卒谥文贞。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