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事中姚山赴河南佥宪

观风在激扬,今喜擢苏章。 袖有银台笔,衣含玉殿香。 河流明宪节,嵩岳对公堂。 想见澄清日,歌声满洛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观风:观察民情,了解风俗。
  • 激扬:激励振奋。
  • :提拔。
  • 苏章:人名,此处可能指古代贤臣,用以比喻姚山。
  • 银台:古代官署名,此处指姚山的官职。
  • 玉殿:指皇宫。
  • 宪节:指法律和节操。
  • 嵩岳:指嵩山,五岳之一,位于河南。
  • 澄清: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 洛阳:地名,河南省的一个历史名城。

翻译

观察民情在于激励振奋,现在高兴地提拔了像苏章一样的贤臣。 袖中藏着银台的笔,衣上带着皇宫的香气。 河流映照着法律和节操的明镜,嵩山正对着你的公堂。 想象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日子,歌声将充满整个洛阳城。

赏析

这首作品是杨士奇赠给即将赴任河南佥宪的姚山的诗。诗中,杨士奇赞美了姚山的才德和即将担任的职务的重要性。通过“观风在激扬”和“擢苏章”等句,表达了对姚山的期望和信任。后几句则通过描绘河南的自然景观和想象中的政治清明景象,寄托了对姚山能够带来社会安定和繁荣的美好祝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杨士奇

杨士奇

明江西泰和人,名寓,以字行,号东里。早年家贫力学,授徒自给。建文初以荐入翰林与修《太祖实录》。寻试吏部得第一。成祖即位,授编修,入内阁,参机要。先后历惠帝、成祖、仁宗、宣宗、英宗五朝,在内阁为辅臣达四十余年,任首辅二十一年。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廉能为天下称。英宗嗣位时方九岁,内廷有异议,赖士奇推戴,浮议乃止。又善知人,于谦、周忱、况钟之属皆为所荐。卒谥文贞。有《东里全集》、《文渊阁书目》、《历代名臣奏议》等。 ► 207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