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陶渊明读山海经二十四首

结匈虫为蛇,蛇复号为鱼。 一物互反覆,彼此称名殊。 何况微与箕,商纣不为愚。 崇侯乃圣贤,天士嗟以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结匈虫:一种传说中的虫,胸前有结,故名。
  • 反覆:反复,变化无常。
  • 微与箕:指商纣王的两位贤臣微子和箕子。
  • 崇侯:指商纣王时期的崇侯虎,被认为是奸臣。
  • 天士:指有才能的人。

翻译

结匈虫变成了蛇,蛇又被称为鱼。 同一个事物反复变化,名称也因此不同。 何况是微子和箕子这样的贤臣,商纣王并不认为他们愚笨。 崇侯虎这样的奸臣却被认为是圣贤,有才能的人只能叹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结匈虫、蛇、鱼之间的变化,比喻了世事的无常和名实的错位。诗中提到微子、箕子与崇侯虎的对比,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价值观的颠倒。诗人通过这种对比,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和无奈之情。

黄省曾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黄鲁曾弟。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 9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