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静慈寺分韵得冬字

· 邓林
客况萧条逼暮冬,远寻方外散尘踪。 路从西子湖头入,人在香山寺里逢。 看到梅花吟正苦,沽来竹叶味偏浓。 老僧旧是斯文友,嬴得相过不厌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冷落。
  • 方外:指世俗之外的地方,常用来指寺庙或道观。
  • 尘踪:指世俗的足迹或生活。
  • 西子湖:即杭州西湖,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
  • 香山寺:此处可能指某地的寺庙,香山寺在中国多个地方都有,如北京、苏州等。
  • 梅花:冬季开放的花,象征坚韧和高洁。
  • 竹叶:可能指竹叶青,一种酒。
  • 嬴得:赢得,获得。
  • 相过:互相拜访。
  • 不厌重:不嫌重复,指多次交往也不感到厌烦。

翻译

在凄凉冷落的客居生活中迎来了暮冬,我远行至世俗之外的地方,以散去尘世的烦恼。 路途经过美丽的西子湖畔,最终在香山寺中偶遇。 看到盛开的梅花,我正苦苦吟咏,买来的竹叶青酒味道特别浓郁。 那位老僧曾是文学上的朋友,我们多次相互拜访,从不感到厌烦。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诗人在冬季游历寺庙的情景,通过“萧条”、“暮冬”等词语传达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中“西子湖”与“香山寺”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的交融。梅花与竹叶青的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意,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最后,与老僧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精神交流的珍视。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邓林

明广东新会人,初名彝,字士齐,一字观善,号退庵。洪武二十九年举人。授贵县教谕,历官吏部主事。宣德四年,以言事忤旨,谪戍保安。赦归,居杭州卒。工诗文及书法。有《退庵集》、《湖山游咏录》。 ► 4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