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自在图歌为谭次川年兄题

秋水瀰烟谷,川光入画图。远山横黛色,林树正扶苏。 是谁槃礴丹青手,驱云掣电龙蛇走。青冥浩荡不可穷,万顷玻璃当户牖。 绝壁崩崖雨后新,惊涛日日伴游人。人间草舍依村树,水上云深隔比邻。 江头牙樯如榔密,奔波愈下无回日。谁知中有扣舷者,缓楫安流心自逸。 慷慨中流发浩歌,天地万物如渠何。冯夷击鼓鼍为导,灵胥水面空婆娑。 君不见湘山大风不得渡,刑徒三千亦何怒。又不见滟滪堆前争喧豗,矢尽剑折夫何为。 乃知画师有深意,颓波涨里藏其智。一棹孤舟尺素中,洗尽人间名与利。 名与利,如轻蘋,风波逐逐徒伤神。所以高明仗忠信,济川有术通玄津。 速不足喜,迟何足嗔。彼岸登时同是到,稳作中流自在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mí):弥漫,充满。
  • 槃礴(pán bó):形容气势磅礴。
  • 丹青手:画家。
  • 青冥(qīng míng):指天空。
  • 浩荡:形容水势广阔无边。
  • 玻璃:此处比喻水面清澈如玻璃。
  • 牙樯(yá qiáng):象牙装饰的船桅,此处指船只。
  • 扣舷(kòu xián):敲打船舷,指船上的人。
  • 冯夷(féng yí):古代传说中的水神。
  • (tuó):鳄鱼,此处指鼍鼓,即用鳄鱼皮制成的鼓。
  • 灵胥(líng xū):指水中的神灵。
  • 滟滪堆(yàn yù duī):长江三峡中的险滩。
  • 喧豗(xuān huī):喧闹声。
  • 颓波(tuí bō):向下流动的水波。
  • 尺素:小幅的绢或纸,指绘画的材料。
  • 轻蘋(qīng pín):轻浮的浮萍,比喻无足轻重。
  • 玄津:深奥的道理或方法。

翻译

秋水弥漫着烟雾的山谷,河川的光芒融入画中。远山呈现出黛色,树林茂密生长。 是谁挥洒着丹青,驱使云电,画出龙蛇般的气势。天空广阔无垠,难以穷尽,万顷水面清澈如玻璃,映入眼帘。 绝壁崩崖在雨后显得更加新鲜,惊涛骇浪日日陪伴着游人。人间的草屋依傍着村树,水上的云深隔绝了邻里。 江头的船只密集如榔,奔波不息,一去不复返。谁知其中有人敲打着船舷,缓缓划桨,心境自在。 在中流慷慨地唱起浩歌,天地万物又能奈我何。水神冯夷击鼓,鼍为引导,水中的神灵空自婆娑。 你不见湘山大风中无法渡过,三千刑徒又何怒。又不见滟滪堆前的喧闹,矢尽剑折又有何用。 由此可知画师有深意,颓波中隐藏着智慧。一叶孤舟在尺素中,洗净了人间的名与利。 名与利,如同轻浮的浮萍,风波追逐只会伤神。所以高明之人依靠忠信,有术通达深奥的道理。 快不足喜,慢何足怒。彼岸一到达,同样是自在的中流之人。

赏析

这首诗以秋水、山川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画师的深邃意境和超脱世俗的情怀。诗人通过对名利的淡泊态度,表达了对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忠信之道的推崇。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在自得的生活哲学。

郑廷鹄

郑廷鹄,字元侍,号一鹏,琼山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探花。授工部主事,调仪制郎,升吏科给事中,晋工科左给事,擢江西提学,迁江西参政。以母老乞归,筑室石湖,著书自娱,累荐不起。祀乡贤。著有《藿脍集》、《兰省集》、《掖垣集》、《学台集》、《石湖集》。明郭棐《粤大记》卷一九、清雍正《广东通志》卷四六、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等有传。郑廷鹄诗,以明陈是集编《溟南诗选》(民国二十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卷二所收郑诗为底本,参校同年海口海南书局印行《海南丛书》第六册所收之《石湖遗集》。集外诗附于后。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