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御史曹习古推篷清趣图

· 杨荣
青年揽辔临三吴,清宵举棹经西湖。 西湖湖上月初出,推篷对月思林逋。 逋仙旧宅无人住,尚有寒梅千万树。 老干槎牙屈铁垂,嫩蕊参差雪花坠。 暗香细逐东风来,疏影横斜照绿苔。 夜深寒气沁肌骨,眼前清绝无纤埃。 湖边又似湘江曲,傍有千竿万竿竹。 密叶纷如金错刀,高枝森若琅玕玉。 云际何人吹玉笙,清音彷佛鸾凤声。 此君自昔重高节,乃与梅花同结盟。 须臾月落东方白,满眼犹馀霜雪色。 道逢四明一老翁,为拂生绡洒香墨。 笔力精妙意无穷,御史冰霜节操同。 朝回静坐一披玩,恍在西湖湘水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揽辔(lǎn pèi):牵着马缰绳。
  • 三吴:古代指吴郡、吴兴郡、会稽郡,泛指今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地区。
  • 举棹:划船。
  • 林逋(lín bū):北宋诗人,隐居西湖孤山,以种梅养鹤自娱,有“梅妻鹤子”之称。
  • 槎牙(chá yá):形容树枝错落不齐。
  • 金错刀:古代一种刀币,这里比喻竹叶的形状。
  • 琅玕玉(láng gān yù):美玉,比喻竹子的质地。
  • 四明:地名,今浙江宁波的别称。
  • 生绡(shēng xiāo):未经漂煮的丝织品,古代用以作画。

翻译

青年时牵马临临三吴之地,夜晚划船经过西湖。西湖上月亮初升,推开船篷对着月亮思念林逋。林逋的旧居无人居住,但仍有千万株寒梅。老梅树枝错落如铁,新开的梅花如雪花般飘落。暗香随东风飘来,疏影斜斜映在绿苔上。深夜寒气透骨,眼前一片清绝无尘。湖边仿佛湘江曲,旁边有千竿万竿的竹子。密密的竹叶如金错刀,高高的竹枝如琅玕玉。云端有人吹玉笙,清音仿佛鸾凤之声。这些竹子自古以来就重视高洁,与梅花结成同盟。不久月亮落下东方泛白,满眼仍是霜雪之色。路上遇到四明的一位老翁,为我拂去生绡上的香墨。笔力精妙意境深远,御史的冰霜节操与之相同。朝回静坐一披玩,仿佛置身于西湖湘水之东。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游西湖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月光、梅花、竹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西湖的静谧与清幽。诗中“暗香细逐东风来,疏影横斜照绿苔”等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结合,传达出深夜的寒意与梅花的幽香。结尾处提及御史的冰霜节操,暗示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向往与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杨荣

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荣。建文二年进士。授编修。成祖即位,入文渊阁,令更名荣。多次从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诏出令,及旗志符验,必得荣奏乃发。累官文渊阁大学士。永乐二十二年之役,抵达兰纳穆尔河,不见敌,议进止,惟荣与金幼孜言宜班师。帝从之。中途,帝卒。荣与幼孜以去京师远,秘不发丧。仁宗即位,累进谨身殿大学士,工部尚书。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荣首请帝亲征。加少傅。正统三年进少师。荣历事四朝,谋而能断。与杨士奇、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卒谥文敏。有《后北征记》、《杨文敏集》。 ► 4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