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兵部侍郎徐良玉考满复任
朝廷图治臻虞唐,峨峨廊庙登俊良。
六卿分理各有属,大纲一举众目张。
夏官司马掌邦政,统制戎师卫民命。
任高责重职匪轻,德厚才良始能称。
徐君筮仕当壮年,皇华使节周八埏。
为郎粉署著劳绩,佐政银台承宠迁。
金闺出入久通籍,瞻望天颜才咫尺。
惓惓夙夜竭忠诚,烱烱丹心抱清白。
先皇擢贰夏官卿,几年莅职居南京。
提纲挈领百事举,往往群僚推老成。
朅来考绩觐枫陛,书最南还别知已。
驿路霜酣木叶丹,潞水风高翠涛起。
山连岱岳神秀钟,路入徐扬风物同。
石城钟阜自天设,虎踞龙蟠今古雄。
君归为政励初志,上副宸衷广仁治。
惟将盛业继古人,终有清名照来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臻 (zhēn):达到。
- 虞唐:指古代的贤明君主虞舜和唐尧,这里比喻理想的政治状态。
- 峨峨:高大、庄严的样子。
- 廊庙:指朝廷、国家。
- 俊良:杰出的人才。
- 六卿:古代官制中的六个高级官员。
- 夏官司马:古代官职,掌管军事。
- 统制:统领、指挥。
- 戎师:军队。
- 筮仕 (shì shì):初次做官。
- 皇华使节:皇帝的使者。
- 八埏 (bā yán):八方边远之地。
- 粉署:指尚书省,因其建筑多用粉刷。
- 银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高级官职。
- 金闺:指朝廷。
- 通籍:指在朝廷中有名册,即有官职。
- 惓惓 (quán quán):诚恳、忠诚。
- 烱烱 (jiǒng jiǒng):明亮、清澈。
- 擢贰 (zhuó èr):提拔为副职。
- 莅职 (lì zhí):到职、任职。
- 朅来 (qiè lái):近来。
- 枫陛:指朝廷。
- 书最:指记录功绩。
- 潞水:河流名。
- 岱岳:指泰山。
- 钟:聚集。
- 石城钟阜:指南京的城墙和山丘。
- 宸衷 (chén zhōng):皇帝的心意。
- 盛业:伟大的事业。
翻译
朝廷追求治理达到虞舜和唐尧的理想状态,庄严的朝廷中聚集了众多杰出的人才。六卿各自负责不同的职责,大纲一旦提出,众多细节便随之展开。夏官司马掌管国家军事,统领军队保卫人民的生命安全。这个职位责任重大,只有德行深厚、才能出众的人才能胜任。徐君年轻时初次做官,作为皇帝的使者周游八方边远之地。在尚书省任职期间取得了显著成绩,随后在高级官职中得到提拔。在朝廷中久有名册,距离皇帝只有咫尺之遥。他日夜忠诚,心怀清白。先皇提拔他为夏官司马的副职,多年来在南京任职。他提纲挈领,百事井然,常被同僚推崇为老成持重。近来他考核成绩,觐见皇帝后,记录功绩后返回南方,告别知已。驿路上的霜花使木叶变红,潞水边的风大,翠波起伏。山连着泰山,神秀聚集,路通向徐州和扬州,风物相同。南京的城墙和山丘自然天成,虎踞龙蟠,古今称雄。徐君回去后继续致力于政务,以符合皇帝的心意,推广仁政。他将继承古人的伟大事业,终将留下清名,照耀后世。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徐良玉的忠诚、才能和政绩,通过描绘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职责,以及他在地方上的政绩,展现了他的卓越和重要性。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虞唐”、“六卿”、“夏官司马”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感。同时,通过对徐良玉个人经历的叙述,表达了对他的敬佩和对朝廷选拔人才制度的肯定。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既是对个人的赞美,也是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