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二日四望山陪祀礼成呈诸执事
玄明开朔序,禋类卜辰良。
武成遵誓命,汾畤备馨香。
惟皇俨雍穆,对越思洋洋。
凝旒仰坤壝,授律挟乾纲。
风云从龙虎,乐舞登凤凰。
圭币有容秩,緌缨纷焕煌。
苾芬既明诚,肸蚃回穹苍。
兹焉迪昌运,赤伏臻遐祥。
徂征乃自葛,义旅时鹰扬。
同德奋熊罴,桓桓先启行。
阿衡重麾钺,跪毂观旂常。
海岱仍率职,堪舆希泰康。
繁祠陋衰典,昭告纪兴王。
群英聿来助,委佩锵珩璜。
多仪动文彩,列宿开荣光。
庸薾忝趋承,赓歌聆颂章。
宸猷愿终述,豁达垂无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玄明:泛指神明。
- 朔序:农历每月初一。
- 禋类: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
- 汾畤:古代祭祀天地五帝的地方。
- 雍穆:和睦;融洽。
- 凝旒:皇帝冕冠前后的珠串,这里代指皇帝。
- 坤壝:指祭祀土地神的坛。
- 乾纲:犹大纲,主宰作用。
- 肸蚃(xī xiǎng):散布,传播。
- 赤伏:即“赤伏符”, 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
- 徂征:出征。
- 葛:古国名。
- 义旅:正义的军队。
- 鹰扬:威武貌。
- 熊罴:熊和罴,皆为猛兽,常比喻勇猛的武士。
- 桓桓:威武貌。
- 阿衡:商代官名,伊尹曾任此职,后引申为辅导帝王,主持国政。
- 麾钺:麾旗和钺,古代将帅的旗仗。
- 跪毂:伏在车毂上,表示致敬。
- 海岱:今山东省渤海至泰山之间的地带。
- 堪舆:即风水。
- 兴王:振兴王业。
- 珩璜(héng huáng):指玉佩。
- 庸薾(yōng ěr):平庸软弱。
翻译
神明开启每月初一的序列,通过祭天礼仪来占卜好日子。遵循誓约和命令展现出威严,在汾畤准备好芳香气味。只有皇上庄严和蔼,面对祭祀思考深远。皇帝如冕旒般庄重地对着祭祀土地神的坛,秉持大纲。风云伴随龙虎,乐舞呈上好像凤凰飞舞。圭币排列有序,系冠的丝带光彩辉煌。芬芳显示出真诚,香气向天空传播。在这里促进昌盛的国运,象征祥瑞的赤伏符到来吉祥多多。出征是从葛国开始,正义军队气势威武。同心同德如勇猛的熊罴,威武地率先前行。犹如伊尹重掌旗仗,伏在车毂上观看旌旗。海岱地区依然遵守职责,风水希望带来太平安康。繁多的祭祀改进了衰落的典章,昭告记载振兴王业。众多贤才纷纷来相助,身上玉佩发出锵锵声。众多礼仪展现出文采,众星宿闪耀着荣光。我平庸软弱惭愧地参与承办,伴着歌声聆听颂歌篇章。帝王的谋略愿望能最终叙述,豁达流传没有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场隆重的祭祀盛典,展示出庄严、肃穆而又充满神圣氛围的场景。诗中以丰富的词汇和形象的描写,如“玄明”“凝旒”“风云”“乐舞”“圭币”等,展现了祭祀仪式的隆重和宏大。还提到了国运昌盛、赤伏符带来吉祥,以及军队威武、贤才相助等内容,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象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参与其中的恭敬和对帝王谋略、豁达精神的赞颂。整体语言华丽,意境深远,给人以庄严神圣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