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岩诗

· 郑真
深树冥冥不见天,山中我欲谢尘缘。 逢僧为问三生石,对客先尝一滴泉。 茶灶烧烟冲鹤梦,松溪洗钵觉龙眠。 磨崖试读题名记,先哲风流几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冥冥(míng míng):昏暗,模糊不清。
  • 谢尘缘:谢绝世俗的牵绊。
  • 三生石:传说中记载人三世因果的石头。
  • 茶灶:煮茶用的小炉子。
  • 松溪:松树旁的溪流。
  • 洗钵:僧人洗碗的动作,这里指僧人的日常生活。
  • 磨崖:在山崖上磨刻文字。
  • 题名记:刻有名字和记事的石刻。

翻译

在深密的树林中,昏暗得几乎看不见天空,在这山中,我想要谢绝尘世的牵绊。遇到僧人,我向他询问关于三生石的传说,对待客人,我先品尝了一滴清泉的水。茶灶上烧着烟,似乎打扰了鹤的梦境,我在松溪边洗碗,感觉龙似乎也在沉睡。我试着在山崖上磨刻文字,阅读那些题名记,感受着先哲们几百年的风流韵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深山中的隐逸生活和对先哲文化的追思。诗中,“深树冥冥不见天”一句,既描绘了山林的幽深,也象征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心境。通过与僧人的对话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最后,通过磨崖题名的行为,诗人不仅是在记录自己的存在,更是在与历史对话,感受着时间的流转和文化的传承。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郑真

明浙江鄞县人,字千之。洪武四年举人。官广信教授。治经学长于《春秋》。与兄郑驹、弟郑凤并以文学擅名。尝取诸家格言,著为集传集说集论。有《荥阳外史集》等。 ► 7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