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长垣:古邑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
- 揽辔:挽住马缰。
- 貂寒:穿着貂皮衣服仍觉得寒冷。 貂(diāo),动物名,其皮可制衣物,较为保暖。
- 自持:自我控制或保持。
- 鼓吹:这里指鼓吹乐。
- 骑火:骑马时所持的火把。
- 墙桑:墙边的桑树。
- 亚戟:像戟一样横生。
- 柴荆:用柴荆做的简陋的门,代指家园。
翻译
在长垣的北边挽住马缰,穿着貂皮衣服却寒冷得不能自持。霜风急切地吹拂着鼓吹乐,烟雾和月光使旌旗变得昏暗。骑马时手持的火把如流星点点,墙边的桑树横生如戟枝一般。柴门荆扉掩盖着春日的梦,谁能看到我出行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行于长垣北的景象,通过对寒冷的感受、霜风、烟月、火把、桑树等景物的刻画,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意境。“揽辔长垣北,貂寒不自持”既写出了此地的寒冷,也暗示出行的艰辛。“霜风急鼓吹,烟月暗旌旗”以景衬情,更添一份萧索。“骑火流星点,墙桑亚戟枝”画面感极强,展现出独特的景象。最后“柴荆掩春梦,谁见我行时”则透露出一种无人理解与相伴的孤单,让全诗在深沉的氛围中结束。整体上,王安石以简洁而有力的笔触,生动地描绘出特定场景和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