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昌叔羁旅之作

君方困旅食,予亦误朝簪。 自索东方米,谁多季子金。 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 客主竟何事,萧条梁父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旅食:客居,寄食他乡。
  • 朝簪:指朝廷官员的冠饰,即官帽。
  • 季子金:“季子”即战国时的纵横家苏秦,曾佩六国相印,这里借指钱财。

翻译

你正为客居他乡谋生而困扰,我也为仕途失误而忧愁。自己去寻找东方的米粮,谁拥有较多苏秦那样的钱财呢。高门大户前万马离散,穷困的街巷中只有一盏灯发出深深的光。客人和主人究竟为了什么事,如此萧条地吟唱着《梁父吟》。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安石和昌叔两人都处于困顿的境地。诗中通过“困旅食”“误朝簪”等描述展现出生活的困境和仕途的不如意。“高门万马散,穷巷一灯深”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环境的冷清和寂寥。最后以“萧条梁父吟”结尾,增添了一种落寞的氛围。整首诗的意境较为萧瑟和暗淡,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和处境。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