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王逢原三首

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 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唯有故人知。 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 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蓬蒿(péng hāo):杂草。蓬,飞蓬。蒿,青蒿。 纷披:杂乱而分散地分布。 妙质:优秀的资质或才能。 微言:精微的言论或思想。 (zhī):古代一种盛酒的器皿。 }

翻译

{ 今日我在想,你坟茔上的蓬蒿想必已杂乱纷披,又到了秋风吹拂的时候了。 你那优秀的才能不为现世所赏识,精妙的言论只有老友我才能知晓。 庐山向南倾落,仿佛就在书桌前,湓水滚滚东来,流入酒杯之中。 往事遗迹令人伤怀,已随时间消逝殆尽,想要再像过去那样欢乐,却已不能。 }

赏析

{ 这首诗是王安石悼念亡友王逢原而作,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首联通过想象友人墓地上的景象,烘托出悲凉的氛围。颔联表达了对友人怀才不遇的惋惜,以及对他们之间深厚情谊的怀念,强调了只有故人才能理解王逢原的微言大义。颈联以庐山和湓水为背景,描绘出一种宏大而又富有诗意的景象,同时也可能暗示了诗人与友人曾经共同探讨学问、饮酒畅谈的美好时光。尾联则感叹往事如烟,欢乐不再,流露出深深的哀伤和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用典自然,将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过去的回忆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