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

雨过百泉出,秋声连众山。 独寻飞鸟外,时渡乱流间。 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 会须营一亩,长此听潺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潺湲(chán yuán):形容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翻译

雨水过后众多的泉水流出,秋天的声音在众多山峦间回荡。独自追寻到飞鸟的远处,时常渡过那杂乱的水流之间。坐在石头上偶然就停歇下来,看着云彩相互为伴归来。应当营建一亩地,长久地在这里听那缓缓流动的水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自然、幽静恬淡的景象。诗中通过“雨过百泉出”展现出雨后泉水奔涌的生动景象,“秋声连众山”则烘托出秋天山林的静谧氛围和广阔。“独寻”“时渡”体现出诗人的自在独行与闲适。“坐石偶成歇”“看云相与还”更是将这种悠闲宁静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最后表达了想要在此营建一亩地长久居住以聆听潺潺流水声的愿望,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洁,给人以宁静惬意之感。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