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宋玘六首

远迹荒郊谢俊豪,春风谁与驻干旄。 故交重趼恩何厚,新句连篇韵更高。 美似狂酲初啖蔗,快如衰病得观涛。 久知坏冶成天巧,岂与人间共一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hè)诗。
  • :酬答,用诗词来回赠。
  • 远迹:远离踪迹,这里指自己远离官场等热闹之地。
  • 荒郊:荒凉的郊外。
  • :辞谢,这里有远离之意 。
  • 俊豪:才智出众的人。
  • 干旄(máo):以牦牛尾饰旗杆,树于车后,作为仪仗。这里代指有权势者的仪仗,引申为招揽人才 。
  • 重趼(jiǎn):双层的老茧。形容路途辛苦,不辞辛劳地奔波。
  • 狂酲(chéng):大醉。
  • 啖蔗:吃甘蔗。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后常用“啖蔗”形容兴味渐浓。
  • 坏冶(yě):原指天地造化,这里指精湛的写作技艺。
  • 天巧:天然的巧妙。
  • 一陶:同一个陶匠所作,喻指相同、一般。

翻译

我远离那繁华之地隐居在荒凉的郊外,告别了那些所谓的俊才豪杰,春风之中又有谁来让权势者的仪仗为我停留呢。老友不辞辛劳远道而来,这份恩情是多么深厚啊,你新写出的诗篇连篇,而且韵律更加高超绝妙。你的诗作美好得如同大醉初醒后吃甘蔗一般,兴味渐浓,又畅快得就像衰弱生病之人看到壮阔的海涛一样令人振奋。我早就知道你有着精湛超凡的写作技艺,如同天地造化一般天然巧妙,怎么能和世上一般人相提并论呢 。

赏析

这首诗是王安石对友人宋玘作品的酬答之作。开篇两句诗人以“远迹荒郊”表明自己的隐居状态,有一种远离尘嚣的淡然。“春风谁与驻干旄”则流露出些许对自身境遇的感慨,昔日的荣耀显贵已不再有。颔联通过“重趼”突出老友为相见不辞劳苦,体现了友谊的深厚。夸赞新句“韵更高”,表现出对宋玘诗歌艺术水平的高度赞赏。颈联使用两个生动的比喻,“狂酲初啖蔗”形象地描绘出读宋玘诗如尝甘蔗渐入佳境的美好感受;“衰病得观涛”把读诗后的畅快比作衰病之人见到波澜壮阔的海涛,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和振奋之感。尾联以“坏冶成天巧”高度赞扬宋玘作诗技艺神妙如同天造,“岂与人间共一陶”更是将其与常人区别开来,由衷地表达出对友人才能的推崇。整首诗以质朴的语言传达真挚的情感,兼具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友人佳作的赞美之情。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 ► 18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