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释函:僧人或道士的法号,此处指诗人自己。
- 心閒性僻:心境悠闲,性格孤僻。
- 幽趣:隐秘而有趣的意趣。
- 几许:多少,几分。
- 天真:自然真率,未经世故。
- 后座:禅寺或道观中的位置,一般指新来的住持或法师。
- 滞:停留,不离去。
- 邻山:附近的山。
- 樵径:砍柴的小路。
- 修竹:高高的竹子。
- 引泉长:引导泉水流长。
- 虚廊:空荡的走廊。
- 古木森森:众多古老的树木繁茂的样子。
- 春草芳:春天的草香。
翻译
在一个正月二十一的日子里,释函这个和尚(或道士)享受着内心的宁静和孤僻的性格,他的生活充满了隐秘的乐趣。尽管忙碌,但他的天真本性并未减少。他已经离开修行的寺庙七年,如今成为了新的主持,但因为一些原因,直到春天三月还在南方逗留未归。
他买下了附近山上的土地,切断了砍柴的小径,转而精心培育竹林,让泉水自然流淌。如果内心没有忧虑和疾病,他就会在那空旷的走廊下静静地欣赏,听着古木间的风声,感受春天的草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隐居生活的僧人形象,诗人通过对自身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他虽身处忙碌之中,但仍能保持一颗天真之心,享受大自然的静谧与乐趣。同时,通过买山、修竹等行为,体现出他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