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恒听雨篷

江南雨多春漠漠,籧篨中宽可淹泊。 坐听萧瑟复琮琤,若在洞庭张广乐。 木兰之楫青翰舟,斜风细雨不须忧。 笔床茶灶便终日,知我独有沧浪鸥。 廿年携书去乡国,芜城草深归未得。 援笔时作广陵散,鱼龙出听天吴泣。 江湖适意无前期,身如行云随所之。 平山堂上看春色,还忆江南听雨时。
拼音

所属合集

#舟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籧篨(qú chú):粗竹席,这里指船篷。
  • 淹泊:停留,居留。
  • 琮琤(cóng chēng):象声词,形容玉石撞击的声音,这里形容雨声清脆悦耳。
  • 广乐:盛大之乐。
  • 楫(jí):船桨。
  • 青翰舟:即画舫,一种涂饰色彩的游船。
  • 笔床:搁放毛笔的专用器具。
  • 茶灶:烹茶的小炉灶。
  • 沧浪(láng)鸥:借指隐居者遨游江湖的闲适生活。
  • 廿(niàn)年:二十年。
  • 芜城:扬州的别称。
  • 广陵散:古代琴曲名。
  • 天吴:古代神话中的水神。

翻译

江南的春雨纷纷扬扬,整个春天都雾气蒙蒙,船篷里空间宽敞,可以在此停留休憩。坐在船篷中听着那雨声,时而萧瑟,时而清脆悦耳,仿佛置身于洞庭湖上,听着盛大的音乐演奏。

乘坐着配有木兰船桨的游船,在斜风细雨中前行,不必忧愁。有笔床和茶灶相伴,便可终日如此,知道唯有我能享受这如沧浪之鸥般的自在生活。

二十年来带着书离开家乡,扬州城杂草丛生,我却未能归去。挥笔时弹奏起《广陵散》,连鱼龙都探出头来聆听,水神也为之哭泣。

在江湖上逍遥自在,没有预先的计划,自身就如飘动的云朵,随意而行。在平山堂上观赏春色时,还会回忆起在江南听雨的时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雨中的情景以及诗人的心境。诗的前四句通过描写江南春雨的迷蒙和在船篷中听雨的感受,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妙的氛围。“坐听萧瑟复琮琤,若在洞庭张广乐”,将雨声比作洞庭湖畔的盛大音乐,富有想象力。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斜风细雨中乘坐游船的自在,以及笔床茶灶相伴的闲适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廿年携书去乡国,芜城草深归未得”,则透露出诗人离家多年,归乡不得的感慨。

“援笔时作广陵散,鱼龙出听天吴泣”,这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现出诗人的才情和内心的情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在江湖上随心而行的态度,以及对江南听雨时光的怀念。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