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歌

眼前浩洁凌晨早,倾耳希声清夜多。 渐入春郊花气暖,寒庭谁解泣铜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释函: 人物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者所提及的人物。
  • 浩洁: 形容广阔而洁净。
  • 凌晨早: 天刚亮的时候。
  • 希声: 极少听到的声音,形容寂静。
  • 清夜: 深夜,月色清明的时候。
  • 春郊: 春天的郊外。
  • 花气暖: 春花散发出温暖的气息。
  • 寒庭: 寒冷的庭院。
  • 泣铜驼: 可能是一种象征或隐喻,铜驼在这里可能代表国家或某种苦难的象征。

翻译

清晨时分,眼前是一片广阔而洁净的景象,只有微弱的声音在静谧的夜晚回荡。随着季节的转换,我们步入春郊,那里花香四溢,温暖宜人。然而,在这寒冷的庭院里,却似乎有人在默默哭泣,仿佛是为国家的困境或是某种深沉的哀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晨郊外与深夜寂静对比的画面,通过"浩洁凌晨早"和"倾耳希声清夜多",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与生活的静寂。春天的到来带来温暖,但"寒庭谁解泣铜驼"又透露出一丝忧郁与沉重,暗示着诗人对社会现实或个人命运的忧虑。"泣铜驼"一词,以铜驼象征国家或历史的苦难,寓意深远,引人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寓言性强,富有哲理。

释函是

函是,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7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