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薛玄台致奠太石贾丈并讯二尊人嫂夫人起居

昔年子归来,关山有太石。 今日子迈往,朱龙无太石。 如何转盼间,幽明倏旦夕。 死去何所知,奈此高堂白。 室内守空帏,念之悽怆百。 为我问灵几,精气谁与宅。 人生终会尽,彭殇亦安择。 化作庄家蝶,隐几论今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太石:文中指人名。
  • 迈往:出行,远游。迈(mài)。
  • 朱龙:此处可能指地点 ,具体含义需结合更多背景信息确定。
  • 转盼:转眼。盼(pàn)。
  • 幽明:指生与死,阴间与阳间。
  • (shū):极快地,忽然。
  • 旦夕:早晨和晚上,比喻短时间内。
  • 高堂:指父母。
  • (wéi):帐子、幔幕。
  • 灵几:供神的几筵。
  • 精气:阴阳精灵之气,这里指人的精神。
  • :居处,这里可理解为寄托。
  • 彭殇:指寿夭,长寿和短命。彭,指彭祖,传说中的长寿者;殇,指未成年而死。
  • 庄家蝶:借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表达人生如梦幻的感慨。

翻译

往昔你归来的时候,关山里有太石。如今你远行前往,朱龙那里却没有太石。为何在转眼之间,生死阴阳就瞬息变换。死去的人又能知道什么呢,只是奈何让父母为此头发变白。屋内守着空帏幕,想到这就悲伤不已。替我问问那供神的几筵,人的精神与谁寄托。人生终究会走到尽头,长寿或短命又如何能选择。愿化作那庄周梦中的蝴蝶,靠着几案谈论古今之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通过今昔对比,突出了生命的变幻莫测,“昔年子归来”与“今日子迈往”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出时光的匆匆和命运的无常。“如何转盼间,幽明倏旦夕”一句,深刻地传达了诗人对生死瞬间变化的无奈和悲哀。同时,诗人也提到了逝者的离去给父母带来的伤痛,“奈此高堂白”体现了对父母的同情和担忧。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对人生的终结和命运的安排进行了思考,认为人生终有尽头,长寿或短命难以选择,流露出一种对生命的豁达和对世事的超脱。最后,诗人希望化作庄周梦中的蝴蝶,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来面对人生的变迁,谈论古今之事,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死的坦然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沉,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顾允成

顾允成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季时,号泾凡。顾宪成弟。性耿介,厉名节。万历十四年赴殿试,对策中语侵郑妃,置末第。房寰疏诋海瑞,允成不胜愤,偕同年生抗疏劾之,忤旨坐废。久之,以荐诏许以教授用,历官礼部主事。时三王并封,偕同官合疏谏,不报。后以疏劾阁臣张位,谪光州判官,乞假归,与宪成讲学东林,不复出。有《小辨斋偶存》。 ► 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