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朱熹
堂下水浮新绿,门前树长交枝。晚凉快写一篇诗。不说人间忧喜。 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软轮加璧未应迟。莫道前非今是。
拼音

所属合集

#西江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江月: 词牌名,源于唐代诗人张祜的《菩萨蛮》,后成为宋词常见形式之一。
  • 朱熹: 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此词为其作品。
  • 堂下水浮新绿: 堂屋下的水面泛着新生的绿色,可能指春天的嫩叶落入水中。
  • 门前树长交枝: 门前的树木枝条交错生长,象征生机盎然。
  • 晚凉: 指傍晚时分的清凉天气。
  • 写一篇诗: 写一首诗来表达感受。
  • 不说人间忧喜: 不提及世俗的忧虑和喜悦,保持超脱的心态。
  • 身老心闲: 身体虽老但心境悠闲。
  • 益壮: 更加精神焕发。
  • 形臞: 形容人瘦弱。
  • 道胜: 道德修养胜过物质享受。
  • 还肥: 即使身体瘦弱,内心却因道行高深而显得充实。
  • 软轮加璧: 比喻时光如柔软的车轮缓缓推进,时间的流逝。
  • 未应迟: 这样的生活节奏并不算晚。
  • 莫道前非今是: 不要总是回头看过去的错误,认为现在才是正确的。

翻译

堂屋下面的水面漂浮着新鲜的绿色,门前的树木枝叶茂盛交织。傍晚时分的凉意让人心情愉快,提笔写下一首诗,不提尘世间的忧愁与欢喜。虽然身体日渐衰老,但心境愈发清闲,反而更加精神饱满。即使身形瘦削,内心的道德修为却更为深厚,仿佛这样的人生更为丰盈。时光如缓行的车轮,岁月并未催促。不要总是追悔过去,认为现在才是最好的。

赏析

朱熹的这首《西江月》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面,通过自然景象和自我感受的描绘,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身心和谐的境界。词中既有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体现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和对自然的崇尚。"身老心闲益壮,形臞道胜还肥"两句,既表达了对老年生活的乐观态度,也揭示了内在精神力量的强大。整首词语言朴素,意境优美,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智慧。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