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即事

分得南窗与世违,坐消白昼乐清时。 楼头秋意一声笛,镜里岁华双鬓丝。 绿水放教通竹径,清风招不下梧枝。 心期自得难为说,白鸟青山是己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岁华:指时光、年华。

翻译

获得南窗与尘世相违,静静坐着消磨白天享受清净时光。楼头传来秋意的一声笛音,镜子里映照出岁月年华和双鬓的银丝。碧绿的水放任它流通到竹径,清风招呼却不吹落梧桐树枝。心中所期望的自己获得难以言说,那白鸟和青山就是自己所知晓的。

赏析

这首诗营造出一种清幽淡远的山居意境。首联写诗人于南窗之下,远离尘世喧嚣,享受宁静时光,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颔联通过“秋意一声笛”和“岁华双鬓丝”,既营造出淡淡的秋意氛围,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年华渐老的感慨。颈联描述了绿水与竹径相通,清风与梧枝的互动,展现出自然的和谐之美。尾联则表明诗人内心的期许和感悟难以用言语表达,只能与白鸟青山相互知晓,更增添了一种空灵和超脱的感觉。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何梦桂

何梦桂

何梦桂 ,字岩叟,别号潜斋,谥号文建,宋淳安文昌人(今浙江淳安县文昌镇文昌村)。约宋度宗咸淳中前后[1] 在世。自幼从学于名师夏讷斋先生,深受教益。咸淳元年(1265年)省试第一,举进士,廷试第三名(即“探花”)。其侄何景文,亦登同榜进士。宋度宗得知何梦桂与黄蜕、方逢辰同堂就读于石峡书院,故御书“一门登两第,百里足三元”的联句相赠。梦桂初为台州军判官,历官太常博士,咸淳十年(1274年)任监察御史。曾任大理寺卿。引疾去,筑室富昌(后改名文昌)小酉源,元至元中,御史程文海推荐,授江西儒学提举,屡召不赴。著书自娱,终老家中。学者称之为“潜斋先生”。梦桂精于易,所著有《易衍》、《中庸致用》诸书,其《潜斋文集》11卷,收入《四库全书》,《四库总目》并传于世。现何家家谱百字歌为文建公所编。 ► 53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