芹溪九曲诗

· 朱熹
六曲溪环处士家,鼓楼楼下树槎枒。 龙去潭空名不朽,惟见平汀涌白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芹溪:水名。
  • 处士:本指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后亦泛指未做过官的士人。
  • 槎枒(chá yā):亦作“槎牙”,形容错杂、参差不齐的样子。

翻译

在芹溪那弯曲环绕的地方是处士的家,鼓楼楼下树木参差不齐。龙离去潭水空但名声永不朽,只看见平坦的水岸边翻涌着白色的沙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芹溪一带的景象。诗人通过刻画芹溪的曲折、处士家的位置、鼓楼楼下的树木以及龙去潭空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略显寂寥但又充满历史感和宁静氛围的画面。最后一句写平汀涌白沙,给画面增添了动态感,也让人对这一地带的独特景色留下深刻印象。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意境,以清新自然的笔触勾勒出一方独特的景象。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