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感兴二十首

· 朱熹
朱光遍炎宇,微阴眇重渊。 寒威闭九野,阳德昭穷泉。 文明昧谨独,昏迷有开先。 几微谅难忽,善端本绵绵。 掩身事斋戒,及此防未然。 闭关息商旅,绝彼柔道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斋居:指在斋室中居住或修行,常指佛教徒或儒家学者的静心修炼生活。
  • 炎宇:炎热的天地,形容夏日阳光炽热。
  • 微阴:淡淡的云彩或阴影,象征着阴凉或忧郁。
  • :微小,难以察觉。
  • 重渊:深水潭,比喻深远或幽深之处。
  • 寒威:寒冷的威力,这里指冬日严寒。
  • 九野:九州之外,泛指广阔的大地。
  • 阳德:太阳的光明与温暖,象征着积极向上的力量。
  • :显明,照亮。
  • 穷泉:极深的泉水,引申为困境或幽暗处。
  • 文明:文明的教化,此处指人的道德修养。
  • :昏暗,模糊不清。
  • 谨独:独自一人时也要谨慎不苟,儒家修身的重要原则。
  • 昏迷:昏昧不明,失去理智。
  • 开先:启发引导,使人心灵觉醒。
  • 几微:细微的事物或迹象。
  • :确实,的确。
  • 绵绵:连续不断,形容善念的持久。
  • 防未然:预防问题于未发生之前。
  • 闭关:关闭门户,指自我隔离或封闭思考。
  • 商旅:商人和旅客,泛指社会活动。
  • 柔道:指以柔和的方式影响他人,如欺诈或诱惑。

翻译

夏日的阳光普照大地,只有微微的阴云遮蔽了深远的深渊。冬季的严寒笼罩着广袤的田野,而阳光的温暖却穿透到最深的泉底。文明的教化要求我们在独处时也要保持谨慎,即使在昏昧不明的时候也要寻求内心的觉醒。细微的变化难以忽视,善良的本性始终如一。在这个时刻,我们选择隐藏自己,专注于斋戒,以防患未然。关闭对外界的接触,断绝那些可能干扰心灵的诱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朱熹对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深刻观察,以及他个人修身养性的态度。诗人通过对比夏炎与冬寒,表达出世间万物的阴阳对立和相互转化,强调了内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文明昧谨独"一句,体现了儒家提倡的自我反省与道德自律。最后,诗人倡导的斋居生活,不仅是对个人品行的提升,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一种净化和引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朱熹深厚的哲学思想和高尚的人格追求。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