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潮州诗六首山丹

· 朱熹
昔游岭海间,几见蛮卉拆。 素英漙夕露,朱蘤烂晴日。 归来今几年,晤对祇寒碧。 因君赋山丹,悦复见颜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 岭海:指两广地区。
  • 蛮卉:南方的花卉。蛮,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 素英:白色的花。
  • (tuán):形容露水多。
  • 朱蘤:红色的花。蘤(huā)。
  • 晤对:会面交谈。

翻译

过去在岭南海边游玩的时候,好几次看到南方的花卉绽放。白色的花朵沾染傍晚的露水,红色的花朵在晴天里灿烂夺目。归来到现在已经过了好几年,面对的只有清寒的绿色。因为你写了山丹这首诗,高兴又看到了那些色彩。

赏析

这首诗回忆了诗人过去在岭海游玩时见到各种花卉的情景,有白色的花朵带着晶莹的露水,红色的花朵在阳光下明艳动人。而现在已过去数年,周围多是清寒的绿色。此时因为友人写的“山丹”诗,又仿佛让他看到了曾经见过的那些绚烂色彩。诗中通过过去与现在的对比,表达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从侧面体现出诗人对自然花卉之美的喜爱和欣赏。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