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居感兴二十首

· 朱熹
吾观阴阳化,升降八纮中。 前瞻既无始,后际那有终。 至理谅斯存,万世与今同。 谁言混沌死,幻语惊盲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八纮(hóng):指八方极远之地。

翻译

我观察阴阳的变化,在八方极远之地升降。向前看既没有开始,向后看那又哪里会有终结。至高的道理想必就这样存在着,千秋万代和今天是一样的。谁说混沌已经死亡,那虚幻的话语让盲人和聋人都感到吃惊。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朱熹对宇宙、自然和哲理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述阴阳变化周而复始,无始无终,表达了对宇宙永恒规律的认识,强调了一种宏大且深远的存在。同时,对那些关于混沌已死等不实言论予以驳斥,体现出朱熹对真理的追寻和维护。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